Tuesday, May 03, 2005

給羊太的秘笈 (2003年8月31日)

余省三

不經不覺由4月至今,恒指已升了三成,恒生地產指數更大升五成二。叔父話齋,股市中最痛苦之事,莫過於看見身邊朋友贏大錢。 

有位鬼佬朋友在英國隔山隔海炒香港地產輪,近排一夜之間贏了25萬元。股市大升,不少朋友都有收穫,其他無入市的股友後悔得很。「後悔」是股市中的重要心理元素,近排省三見不少朋友四圍問買乜好,似乎散戶已形成一股「大漲小回」的主流觀點。 

今次升市,其實早在去年十月已開始,先是升出口股、國企股,恒指隨香港經濟下滑,直至爆發SARS,四月恒指直滑至8409點。國企傳統炒到年中,部分資金轉投藍籌,之後地產便愈升愈有。 

股市非由大行主宰 

一如過去,大行分析員無幾多個捕捉到這個地產升浪,五月時省三聽得最多的是「本港樓市供應過剩,料明年跌15%至20%」。 

有人以為(特別是內地傳媒),股市是先由大行唱好,然後投資者買入,或是先由大行唱衰,引發投資者沽貨。 

事實是,從來都是少數醒目的投資者先出手,之後股價升了,分析員和專欄作家才急忙找理由「解釋」,兼且尋找其他類似的概念。當然「基本因素」不會忽然轉變,剛剛才話「基本因素不吸引」的大行分析員又怎好意思忽然改口。一般而言,他們都要等股價再升,市場每個人都睇好時,才找個理由「解釋」何解「基本因素」已轉變,過去一套為何不管用。 

立信淡市翻10倍 不論是看風駛舵短炒,或是找價值股中長線短投資,投資者最重要有自己看法。人人話經濟差,便要自己睇數據,看清楚是否真的那麼壞﹔人人話炒地產股,便要自己計數,看看股價是否還有水位﹔人人話電訊股無前途,便要自己研究分析。 

正如近兩年股市淡靜,市場一樣有公司盈利年年升,股價翻十倍,例如立信工業(0641)便是一例。不少真正專業投資者早在2001年便在五毫子收貨,今日股價多少﹖答案是5.75元。也一樣有電訊股在2001年五毫子,今日2.6元,例如城市電訊(1137)。 

正如近排有個啤酒廣告話,「總會有人成功,為何你不能﹖」 

拉闊與對手距離 

【明報專訊】有人以為專業投資者「收好多料」,其實,專業投資者甚少倚重這些。對基金老友話,「市場日日那麼多流言,有真有假,怎能靠這些贏錢。」省三親眼見到這位對沖基金老友,日日睇年報、見公司,從不炒熱門股,從不介意「坐艇」一、兩年,一樣幾乎年年賺錢,十多年來,不論旺市淡市,身家一樣「大漲小回」。 

這位老友話「最緊要勤力做功課,不斷充實自己,拉闊與對手的在資訊上、知識上的差距,否則便不要想在股市長期賺錢。」 

對於一眾「羊太」,他的建議與「大時代」中劉青雲師傅的錦囊秘笈一樣﹕「及早離場」。省三認為,專業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的差別,差別在於知識水平差距和探訪公司的機會。 舉目所見,市場上不少散戶的知識水平實在「慘不忍睹」,公司重組或關連交易之類的通告也看不懂,基本會計知識也欠缺。 

考慮組織「投資會社」 

市場上,你願意買,對方願意賣,不是你錯便是他錯,關鍵在於「對方是否比你知得多、分析比你準﹖」基本公開資料也不看(或看不懂),如何生存﹖另一方面,專業投資者都十分重視探訪公司、見管理層。有不少人認為,芬佬和分析員見管理層,自然是一早知道業績。 

事實上,部分公司的確會違例暗示業績或收購之類消息,但這不竟是少數。其實,除非是大公司老朋友,否則就算對方話業績有多勁,也未必可信。 

據省三的親身經驗,見管理層的目的,一是了解公司業務情,例如有無新客、有無加設備,使用率如何之類,二是了解行業情,例如產品價錢有無壓力,同行動向之類。至於芬佬和分析員能從中猜出多少,得出什麼結論,便要看各自修為。 省三建議,有見識的個人投資者可考慮組織「投資會社」,分享知識之餘,也可主動約見公司。未知香港有無這類組織,若大家知道,請電郵通知省三。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