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03, 2005

大學投資證券化 (2003年12月7日)

余省三

 【明報專訊】既得利益者日日大叫「教育是投資而非開支」。大家有無認真想想,抗拒削減大學成本,是保護大學教職員的既得利益,還是保護大學生的利益呢﹖納稅人又應如何「投資」在大學生身上呢﹖吃光香港整整一代人,幾十年的老本,下一代的基本教育經費從何而來﹖ 

1998年初,香港財政儲備為4575億元,但隨經常性開支持續膨脹,今年截至10月底,財政儲備已跌至2344億元。截至明年三月止的財政年度,赤字估計將高達780億元。 

2344億元儲備,剛剛只夠使3年。換句話說,假如不削減經常開支或不開源,3年便吃光香港整整一代人,幾十年的老本。 

3年吃光一代人老本 帳面上香港仍有幾千億元外匯基金,但外匯基金是支持港元發行的儲備和負債,是聯繫匯率的保證。一旦動用,勢必動搖金融根基,觸發資金大舉流出。 

過去六年,政府經常性開支由1998年度約1579億元,大幅增加至今年的2070億元,增幅達31%。 錢花在哪裏去﹖增幅最大的分別是社會福利(增長61%)、教育(增長34%)和衛生(增長22%)。 

哪裏花錢最多呢﹖以行業分,經常開支有23.8%花在教育(493億元),15.8%花在社會福利(328億元),15.4%花在衛生(319億元)。以性質分,經常開支有六成多是17萬公務員與17萬受資助機構員工的薪津。 

成本高 回報低 

日前,竟有代表教師、學校利益的議員建議,政府應在外匯基金盈餘中撥出100億元,加大教育、醫療及社會福利開支﹗食教育「大鑊飯」的教育界人士,和享受納稅人巨額補助(subsidy)的大學生,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教育是投資而非開支」。 

本港每名大學生每年平均成本竟高達23萬元,學生繳付的學費只佔18%,其餘82%均由納稅人負擔。 

大學生想想,為什麼本港每名大學生每年平均成本竟高達23萬元﹖物有所值嗎﹖教師、學校的利益,與學生、納稅人的利益一致嗎﹖ 每年23萬元成本已足夠留學英美(學費加生活費)。假如大學生要付全費(「投資」在自己身上,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你會選擇海外留學,還是本地大學呢﹖ 考慮到留學海外的「回報」較高,相信不少學生都會選擇海外留學。 為什麼閣下出錢「投資」自己時會選擇海外留學呢﹖那問題出在那裏呢﹖ 

資助留學 增加競爭 

無論大學教職員如何解釋自己的「超國際薪津」,23萬元這個價錢,如此服務質素﹔23萬元投資,如此回報。一句講完,貨比貨,高下立見,本地大學的成本、質素與回報根本不成正比。 退一步說,既然每名大學生每年平均成本已夠留學英美的學費加生活費。為什麼我們不支持大學生海外留學呢﹖為什麼我們要讓本地大學「壟斷」納稅人的補貼呢﹖為什麼我們要保護本地大學免於國際競爭呢﹖ 


.讓國際投資者監督大學 

【明報專訊】大家有無認真想想,納稅人為什麼要「投資」在個別人士身上,提升他們的收入﹖ 大學生畢業後,競爭力提升了,長遠收入增加了,但怎樣「回報」納稅人呢﹖納稅人何嘗不需要「投資」在自己身上,提升競爭力﹖ 

學生發達 納稅人怎分紅 

退一步說,假設讀完大學的人,真的會「知書識禮」、真的會「多做義工」回饋社會,使社會和諧、罪案下降,所以納稅人應支持他們讀大學。那納稅人應以何種形式「投資」呢﹖  人生際遇無常,正如今日香港的「天子門生」,畢業後長期失業也大有人在。 

若納稅人向合乎一定水平的學生100%全數貸款,那結果便有些不幸的畢業生債台高築、無力還款,納稅人也「血本無歸」。另外,又有些人利用知識飛黃騰達,成為富豪,但「債權人」卻無權分享「投資成果」。 

省三認為,人力投資應採風險基金模式,納稅人「入股」大學生。納稅人支持所有合乎一定水平的學生「投資」自己,但畢業後的「回報」便要「分紅」予納稅人。 做法其實十分簡單,大學生畢業後要多付一定比例的薪俸稅便可。 

今時今日,學生只須出18%教育成本,餘下的82%便「理所當然」地由納稅人「打本贈送」,自然會出現不顧整體成本、盲目投資的情。多「借」多付,少「借」少付,學生對自己的「投資」將更負責任,將更考慮成本、質素與回報。學生對自己的「投資」負責,自然更關心所花的一分一毫是否花得其所,物有所值。學生與納稅人的利益趨於一致,大學教育開支的效率便將大大提高。只要批核得宜,確保只有合乎一定水平的學生獲納稅人「入股」支持,這些「學生股票」組合對國際投資者將極具吸引力。 

政府透過證券化「學生股票」組合,將能確保資金運轉。更重要的是,國際投資者將密切監督香港大學生質素和大學教育效益。市場自然反映整體香港大學生「得唔得」,並反映在大學生的融資成本上。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