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04, 2005

日本少子化,企業改變策略,開創新生存之道 

美國Wesleyan University生三年級學生                                  黃新鈺

  日本是當今世界上少子化與高齡化趨勢最顯著的國家之一。隨著不婚、晚婚的人數增加,出生率逐年遞減,改變的不只是日本人對於家庭、育兒的看法,還有整個日本社會的價值觀。隨著小孩的人數逐漸減少,老年人的人數愈來愈多,受到影響的不只是日本的人口結構,還有與各產業切身相關的消費市場。面對日本社會的這項新趨勢,各行各業若是不想關門大吉,就得紛紛開始絞盡腦汁,提出新的行銷策略,甚至是將整個公司轉型。

  少子化與高齡化所影響到的產業種類十分廣泛,小自街角的便利商店,大至全國的大眾交通運輸系統,不但都需要調整產品訴求、服務型態等,在幾年內更可能會因為總人口的減少,而被迫採取關閉某些分店、縮小營業規模等方法,才能夠繼續經營下去。各行各業在面對消費市場逐漸縮小等問題時,到底要提出什麼樣的策略,才能一方面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在與同業的激烈競爭中,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呢?

  在日本的所有產業中,最貼近一般民眾日常生活的,可以說就是便利商店了。一向被認為能夠象徵「年輕人的消費文化」的便利商店,現在卻出現所謂「老阿公企劃」,試圖拉攏高齡人口的市場。譬如說,各便利商店紛紛強力推出高質感卻低熱量、少份量等有健康概念的便當,其中菜色以烤魚等烤或蒸的料理來取代油炸的料理,希望吸引那些開始注意自己飲食的較高年齡層消費者。

  根據日本的7-11商店統計,50歲以上的顧客在十年前、甚至五年前,都只佔所有顧客中的12%左右。然而,在2004年前三個月,這個比例卻已經上升到22%。有趣的是,雖然便利商店業者的確是因為考量到年紀較大的消費者,而努力地去除一般人對於便利商店便當油膩、人工調味料與色素多等的負面印象,卻拒絕稱之為一種「高齡化對策」,也許是不希望被年紀較大的消費者發現是在針對他們,而造成反效果吧。

  另一項在過去往往會被人與年輕人聯想在一起的就是教育相關產業,不論是大學、補習班,或是才藝班。不過近年來,由於少子化愈趨嚴重,各式教育機關場所苦於招不到年輕的學生,開始朝成人教育的方向發展。因為在短短幾年內,可能就會發生全國大學的教職員數和升大學的學生人數一致的情形,所以對於大學來說,在這種少子化社會裡最好的生存之道,就是開放錄取上了年紀的社會人士來就讀。另外,增設符合時代潮流與企業需求的新科系,也是一種吸引學生的好方法。儘管如此,根據日本法政大學校長的預測,日本國內目前共710所公私立大學,在十年內似乎還是逃不了被合併刪減為500所的命運。

  同樣面臨學生人數漸減的補習班,則是紛紛掛出了「個別指導」的招牌,而且大手筆推出最高級的硬體設備與舒適的環境,逐漸擺脫過去人們一想到補習班,腦中就會浮現一群可憐的學生擠在狹小的教室裡,綁著頭巾揮汗苦讀的畫面。而正當攸關學歷的大學、補習班一家家受到日本少子化現象的衝擊,在以往多以兩歲以上至小學年齡層的兒童為對象的音樂教室,也比起十年前,整整少掉了一半的學生。

  但令人訝異的是,日本各地的「大人音樂教室」自開課起,所招收的成年人竟然已達到10萬人之多,而且多半是上班族,平均34歲。由於成年人學習樂器以個人興趣、怡情養性的理由居多,課程的內容也就不限於基本練習曲與古典名曲,而是學生自己喜歡的流行樂曲等。由校方提供場地、樂器和師資,每個月上兩到三次課,也能練出一番成果、上台表演,對這些多為鋼琴、小提琴、聲樂等的初學者的大人而言,可以說是一件相當有成就感的事。

  說起日本出生率近年來持續明顯下降的現象,一定會令人想問,若是嬰兒的人口大為減少,和嬰兒有著最直接關連的尿布、奶粉等等嬰兒用品的業者,要如何繼續經營下去呢?的確,日本的少子化現象,會令一個本來應有5兆日圓的龐大市場縮小不少。但是,有些聰明的業者腦筋動得很快,眼見產品的銷售量下滑,便推出「育兒支援」的服務,不論在經營托兒所或是提供保母方面,都是以成為媽媽照顧小孩的重要支柱為己任。

  有的公司結合全國各大醫院,將在車站等公共建築物內設置托兒設施,甚至會有外國教師常駐,讓嬰、幼兒同時能受到英語的啟蒙。除此之外,還有各方業者正積極地改良現有的產品,如免洗尿布、幼兒的益智玩具,甚至是公共場所中常有的換尿布的床等,並試圖研發出更優質的嬰、幼兒相關產品與設施,彷彿人們孩子生得少了之後,每個孩子就顯得特別珍貴似的,可以受到更多的關照與注意。

  在兒童用品方面,少子化對於市場與消費型態的影響同樣非常大。過去十年來,日本0~14歲的孩童數減少了260萬人,而生產銷售兒童服飾的公司居然也在十年之間由1000家大減至當初的十分之一。仔細觀察,便會發現能夠存活至今的幾家童裝,有很多是走高級路線的國際知名品牌,如Burberry、Polo Ralph Lauren等。當然,也有公司強調服裝的機能性與品質,對於小孩而言,遠比名牌的光環重要。這類公司除了以合理的價格吸引購買者,並將市場鎖定較無育兒經驗的年輕世代的爸爸媽媽,藉由專為準媽媽、準爸爸所開的課程等貼心的服務,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經和家長(未來的可能顧客)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童裝業之外,兒童用的文具、飾品配件,甚至是化妝品,也依然有著不錯的商機。另外還有一種業者,也想出一個與兒童相關的好賺錢方法,而且還頗受好評。他們就是攝影業者,目前日本全國各地有兩、三百家專門為兒童所開的照相館,希望以「輕鬆、便利、價格合理」的原則,讓家長們能夠為他們心愛的孩子留下童年美好的紀念。照相館不但有準備上百套衣服以及多樣的場景讓顧客選擇,還有免費化妝服務,照片拍攝完畢之後則讓顧客先選好喜歡的,再將照片印出來。不用說,目前這種兒童照相館的景氣是一片繁榮。

  相對於上述的那些產業,在以往多半是以兒童為主要市場的零食業,要繼續針對兒童市場來經營,似乎就比較困難了。然而在糖果、餅乾等零食業的一片不景氣與市場萎縮中,唯獨口香糖這一項產品,銷售量不但未減,反而愈爬愈高。光是去年,具有防止蛀牙效果的口香糖,銷售量就佔了日本整個口香糖市場的一半以上,價值高達700億日圓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口香糖的主要消費者不是兒童,而是20到30歲年齡層的成人,而且以男性為主。某一家口香糖公司在推出了以小瓶子裝的口香糖之後,意外地在男性上班族間掀起一陣風潮。人人在辦公室的桌上擺一瓶,讓過去不太吃口香糖的二、三十歲上班族們,也開始喜歡在上班的時候一邊工作一邊嚼食口香糖。

  日本的少子化現象,使得許多企業因為生意不佳而面臨倒閉的命運。然而,在這一場競爭中,還是有一些企業憑著創意與願意瞭解消費者真正需求的心態,在這個和過去不一樣的市場中開闢出一片新天地。因應少子化,有些日本的業者順風轉舵,將生意重心轉移到會逐漸成為人口結構主體的中、高年齡層消費者身上。而那些沒有放棄兒童市場的業者們,則是致力於產品以及服務的改良與創新,以更精緻、優質、專業與人性化的商品吸引家長與孩子們。一直以來都有人認為日本持續中的少子化與高齡化現象,會使日本的各產業垮掉。但若是換個角度來想,只要各企業肯動動腦筋,改變經營策略,相信不論在多艱難的社會情勢下,都是可以保有繁榮景象的。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