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觸發最後音樂椅 (2004年3月7日)
余省三
【明報專訊】內地大大聲話要控制信貸過熱,溫總理也警告嚴防盲目投資,人行全力喝停國有銀行對鋼鐵、電解鋁、水泥、房地產、汽車消費信貸等貸款的急速增長。但言猶在耳,《華爾街日報》已報道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竟為「四證不全」的地產項目提供融資,銀行經理仲話「我們不借,其他銀行也會借,我們不能失掉這些大客」。
就算在明顯出現盲目投資的鋼鐵業,據報也是一樣,《華爾街日報》引述一山西鋼廠老總話「一切如常,政府是警告有風險,但我不認為政府會做任何事殺掉我們。」這鋼廠原本已欠中國工商銀行等300萬美元的人民幣,這位老總剛剛再向工商銀行多借700萬美元的人民幣擴大生產。
盲目借貸停不了
今時今日全國有約百多家車廠,即平均每個省有三家﹔內地的水泥廠數目更比全世界(不計中國)還要多﹔全世界的鋼鐵廠有三分一在中國。水泥廠、鋼廠瘋狂融資擴產,是他們看到基建、房地產和車廠對原料的需求殷切。房地產市場的急速發展是因為有門路的人士,看準用銀行貸款廉宜圈地能「空手套利」,大好時機自然「有多大做多大」。不少城市的經濟發展已靠這條「銀行—地產—水泥廠、鋼廠—消費」鏈帶動。地方政府官大老爺和銀行老總固然靠這條水「先富起來」,地方政績也靠這條水支持。難怪銀行在競爭之下根本不能停,政府銀行不能——更不想放慢增長。
內地銀行水浸,政府無法叫停貸款,惟有向銀行發國債「吸水」。2003年全年人行也只是從銀行體系吸走91億美元(約710億港元)的人民幣,但今年頭兩個月人行已發國債吸走等如139億美元(約1084億港元)的人民幣。此外,國債的年期也由6個月延長到12個月,一於把資金「鎖」起來。
人行吸水難鎖死資金 人行拚命抽水有無效﹖你看《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便略略估到。又或許最少我們可以從《華爾街日報》估到老外們的看法。省三聽友人話,近日北京市場的米價十分波動,今日50公斤米賣60元,後日已賣70元。去年鋼價、電價急升,已使中國由通縮變通脹,到去年底內地糧價忽然上升令通脹進一步向上。今年將如何﹖
你想想就算無新水泥廠、鋼廠投產,內地已出現嚴重缺電,去年投資的新廠將在今年陸續投產,你話電力怎夠用﹖不要忘記發電要燒煤,煤價不停升,電力又怎能不加價。電力加價,上至工廠下至士多,個個皮費都增加,通脹又怎會不上升。
停電愈頻 通脹愈勁
國家為免工商業價格上升,日前已公布不加電費。這正是「計劃經濟」思考的典型例子。固定「官價」當然不能解決問題,相反固定價格只會造成短缺和浪費﹗
出口工廠一到夏天便重新踏入生產旺季,而且愈近秋天生產愈趕急。加上大城市的中上層人民已今非昔比,夏天那有不開空調﹖大家不妨留意未來三、五個月內地的停電限電新聞,出現愈頻密,反映實際通脹愈厲害。
煤價不停升,煤炭有價,自然有人非法重開舊煤礦。內地鄉鎮官商有幾「重視」煤礦工人的安全,大家心裏有數。當煤礦爆炸、煤礦倒塌的悲劇不斷出現,中央台播出什麼中央高度關注的消息時,大家除了為不幸的同胞嘆息之外,也應看到通脹惡化的號角再次吹起。
通脹惡化代表什麼﹖
第一,通脹愈惡化,表示中央愈有可能落重藥,大刀闊斧宏觀調控。到時有如最後審判,國企、紅籌、銀行、地產全線玩完。
第二,在通脹上升、中央未出手之前,國企、紅籌、銀行、地產全線都會狂炒一輪。
餘下旅程屬高風險遊戲
無他,內地一年期貸款利率才大約5.3厘,一年期存款利率才大約1.98厘。若通脹直逼2%存款便會縮水,大家惟有一齊把存款拿去「投資」,內地「投資」即是炒股炒樓。若通脹直逼5%便等如負利率,商家無理由不盡量借錢炒賣,正所謂「唔使本」。今時今日自由行如此方便,珠三角同胞來港炒股真是易過借火,港股無理由不跟大陸A股一齊發狂暴升。
省三維持上星期的觀點,論基本因素今日絕大部分股份已到價,外資流入的速度已見放緩。今日實在找不到什麼真正十分抵買又能穩穩陣陣升三成的股份,例如去年底省三介紹的中信泰富(0267)、中華煤氣(0003)和北京首創(2868)。但一旦上述假設真的言中,大市調整後,有可能在內地熱錢推動下大玩「接火棒」遊戲,分分鐘破萬四、見萬六也不出奇。
平衡回報風險,生性保守或許「唔輸得」的投資者,既然論基本因素已到價,便應獲利減持。因為餘下的旅程將是高風險的「音樂椅」遊戲,只適宜「輸得起」人士參與,要參與也適宜控制注碼。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