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4, 2005

樓市好淡建基 (1)實質利率 (2)市民承受能力


按美國經濟現況,聯儲局今年肯定會繼續加息,市場普遍估計美國會再加1厘(現時聯邦基金利率為2.75厘),本港最優惠利率料會跟隨。息口上升多少會影響市場氣氛,傳媒紛紛大談加息如何增加用家與炒家利息開支,如何打擊樓市。但加息是否真的會對樓市造成壓力﹖答案是不一定。

因為名義利率只是答案的一半,置業或投資的成本真正要看實質利率,即扣除通脹後的利率(實質利率=名義利率-通脹)。樓市好淡則建基於(1)實質利率及(2)市民承受樓價的能力。

在其他國家,通脹與名義利率是互相影響的,加息往往是通脹上升的結果,但香港的通脹與利率升跌卻無必然關係。聯繫匯率之下,不論本港通脹多少,香港利率也必須長期跟隨美國。

記得90年代,樓市升到飛起的日子嗎﹖當時名義利率由1993年起不斷上調,但由於通脹高企,實質利率竟一直低於零,負利率年代,樓市在持續加息之下仍狂升。相反,回看1998年至2003年,名義利率不斷下調,但本港陷於通縮,實質利率卻不斷上升,通縮年代,名義利率不斷下調,樓市卻一跌再跌。

(http://www.mpfinance.com/ftp/Finance/20050411/ma/11ray.gif)

今日雖然名義利率趨升,但若通脹升得比利率快,本港的實質利率分分鐘不升反跌,這正是今年將可能出現的現象。事實上,據市場估計今年通脹會在2%至3%之間,換句話說,今年香港的實質利率不但不會升,反而將下降約1厘至2厘﹗

另外,市民的收入能否追上樓價也是樓市的關鍵。據摩根士丹利的「承受能力指數」顯示,目前香港市民的承受能力仍高於過去20年的平均水平﹕每月供款佔入息中位數47%。大摩估計,若4.5厘按揭利率以及樓價再升15%,承受能力才降至歷史的平均水平。這尚未考慮市民加薪的因素。以今日的香港經濟環境,中高收入家庭收入不同程度上升已是大趨勢。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