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21, 2005

國家資訊中心:軟著陸已實現 通縮趨勢仍需預防

By 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

從主要經濟統計指標看,今年上半年經濟形勢撲朔迷離,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5%,增速與2003-2004年持平,繼續維持較高的增長速度,第二季度經濟增速達到9.5%,高於第一季度的9.4%;但另一方面市場物價走低,部分工業消費品價格不斷下跌。一方面,工業快速增長、工業產品銷售率提高;另一方面工業企業盈利水準下降,虧損額增加。面對這一複雜的局面,對中國經濟的下一步走向,經濟界出現了“硬著陸”和“軟著陸”兩種不同的判斷。
我們認為,在宏觀調控政策的引導下,今年中國經濟將在經過近三年的擴張后,平穩地回落到8%-9%的適度增長區間,出現高增長、低通脹的態勢,即出現所謂的“軟著陸”。當前,應繼續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並透過“雙穩健政策”和產業政策的配合,防止出現通貨緊縮的趨勢,使經濟繼續保持活力。
一、軟著陸成功
1、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投資結構明顯改善
中央對固定資產投資“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政策得到較好落實。一方面,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投資低水準擴張勢頭得到抑制。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投資增速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煤電油運和農業等國民經濟薄弱環節的投資得到加強。1-6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25.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3.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1%,回落3.9個百分點。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3.5%,比去年同期回落5.2個百分點。煤炭開採及洗選業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81.7%,石油和天然氣開採增長36.2%,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5.9%,鐵路建設增長48%。
但從月度來看,投資增速逐月呈小幅提高趨勢,前6個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分別比上月提高0.8、0.4、0.7和0.7個百分點。投資增幅逐月加快與去年同期落幅大有很大關係,去年一季度,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7.8%,為此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抑制投資過快增長,到6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降至31%。如果扣除去年基數因素的話,今年1-5月份,投資是逐月回落的,6月份投資略有反彈與當月銀行貸款增加有直接的關係。但總的看,投資增速依然偏高,仍偏離了15-20%的適度增長區間。
2、消費需求穩步增長,農村市場走出低迷
今年以來消費需求延續去年後期快速增長的勢頭,1-6月累計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2%,比去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2%,比去年同期加速1.8個百分點,增幅屬近年較快水準,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提高0.7個百分點。農村市場走出低迷,城鄉居民消費增幅呈現縮小的趨勢。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1.1%,與城市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4.2%相比相差3個百分點,差距比去年同期縮小1.9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縮小1個百分點。消費增長較快的原因有以下幾個,一是去年以來,全國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最低生活水準標準,工資水準因此提高;二是2002年以來,企業利潤增加較快,個人收入有所增加;三是中央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和直接補貼,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農民收入提高。
3、出口大幅度增長,進口減慢
在拉動宏觀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凈出口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出口3423.4億美元,增速32.7%,增幅與上年同期回落3個百分點;進口3026.9億美元,增長1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8.6個百分點,進口下降態勢明顯,其中,一般貿易進口1310億美元,僅增長7%;貿易順差達到396.5億美元,而去年同期貿易逆差為68.2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凈出口拉動經濟增長5.9個百分點,而去年同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1.7個百分點。出口之所以如此快速增長,原因在於2004年下半年開始美元出現了貶值,人民幣釘住美元使人民幣跟隨美元一起對世界其他的主要貨幣貶值,刺激了我國出口快速增長。而投資增速減慢是影響進口減慢的主要原因。
4、居民消費價格漲勢趨穩,生產資料和房地產價格漲幅有所回落
針對去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帶動因素,中央從增加農產品供給和適當管制服務價格入手,成功地控制了物價上漲過快的勢頭。今年以來,中央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政策支持力度,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糧食播種面積進一步增加,夏糧生產獲得豐收。今年上半年,食品價格同比上漲4.4%,增幅同比回落21.3個百分點,帶動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明顯回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上漲2.3%,低於去年同期3.6%的水準。值得注意的是,不包括食品在內的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8個百分點,比2004年提高0.2個百分點。
生產資料價格回落。上半年,流通環節的生產資料價格上漲5.6%,比上年末回落8.5個百分點。6月份鋼材價格出現比較明顯的下跌,再加上部分化工產品市場價格的回落,導致6月份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總水準繼5月份環比回落1個百分點後,繼續回落1.5個百分點,回落幅度加大。生產資料價格漲幅回落,顯示出自2003年以來,我國生產資料供不應求的狀況趨向好轉。但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9.9%,仍維持在較高水準上。
今年以來,中央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加強了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抑制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將房價列為穩定價格的兩個調控重點之一。5月11日,建設部、發改委等7部委聯合發佈《關於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意見》。今年上半年,各地政府紛紛加大了對經濟適用房和中低價商品房的供地力度,出臺了限制投機炒房的相關政策。有關政策出臺後,改變了市場心理預期,市場觀望氣氛上升,部分地區商品房成交量增長放緩。
市場需求降溫使全國商品房銷售價格漲幅已經開始小幅回落。1-5月,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上漲8.9%,比1-3月和1-4月的漲幅下降了3.6個百分點。其中,1-5月份商品住宅平均銷售價格上漲11.3%,比1-3月和1-4月的漲幅分別下降了2.2個和2.3個百分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對35個大中城市調查也顯示,二季度35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8.0%,比一季度上漲1.5%,同比和環比漲幅分別比一季度回落1.8和1.2個百分點。


5、工業生產穩中趨降,企業經濟效益有所下降
工業生產穩中趨降,上半年,全部國有工業企業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16.4%,增速同比減緩1.3個百分點。隨著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重工業增長率從去年上半年的19.7%快速回落到今年同期的16.9%,增幅下降2.9個百分點。而消費和出口的穩定增長帶動輕工業增長15.4%,增幅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在工業增長放慢的同時,工業企業效益明顯下降。今年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96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8%。增幅同比回落27.9個百分點。在39個工業大類中,煤炭、石油、黑色金屬礦、有色金屬礦、非金屬礦等採礦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88%、71.8%、35.6%、149.7%、51.6%;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全行業虧損,1-5月份凈虧損10.3億元;化工行業增長26.4%;化纖行業下降44.4%;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下降48%;建材行業下降31.3%;電力行業下降18.8%;電子通信行業下降7.3%;鋼鐵行業增長29.8%。電解鋁、水泥等行業出現全行業虧損。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917億元,同比增長56.1%,增幅同比提高55.7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虧損企業虧損額465億元,增長77.5%。企業效益開始從前三年的逐步好轉變為逐步惡化。
從對今年經濟形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國經濟仍處於高增長、低通脹的良好狀態,經濟結構有所改善,投資與消費的運行更趨協調,重工業與輕工業增速差距縮小。但另一方面,我國經濟增長的峰值已經過去,經濟進入回落期。這主要表現在價格水準回落和一般貿易進口下降上。物價相對經濟增長是滯後指標,在我國,價格相對於經濟增長存在約1年的滯後期,也就是說在經濟擴張一年左右後,物價開始低位上漲;經濟收縮約一年左右後,物價會達到峰期,物價水準回落說明經濟的擴張期在2004年年中已經結束。我國一般貿易進口主要是國內需要的能源、原材料和投資設備等,一般進口減慢是國內投資需求下降的重要表現。
二、尚不會出現通貨緊縮
總體上看,由於佔固定資產比重較大的房地產行業受到宏觀調控的控制,出口受外界因素制約,下半年宏觀經濟將走低,但尚不會出現通貨緊縮。預計下半年,我國經濟速度在9%左右,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左右。
1、房地產調控帶動固定資產投資進入下降通道
宏觀調控和微觀主體自主性調整會引致投資增速下降。一是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最大的房地產投資回落將是主導原因。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經濟具有較大的拉動作用,首先,房地產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高,權重為25%左右。其次,房地產直接帶動鋼鐵、水泥、有色金屬等行業,並帶動這些行業輻射到其他更多行業,推動固定投資的增長。再次,地方政府的城市建設資金來源於房地產行業帶動的土地拍賣,如果房地產市場興盛,則地方政府從土地拍賣中獲益豐厚,相關的城市建設資金充足,對整個固定投資的推動效應也就大。因此,只要有效地控制房地產的投資,就會抑制投資的過快增長。隨著國家一系列調控房地產業政策的逐步顯效,房地產投資增幅會繼續穩中趨降。
二是寬貨幣、緊信貸的局面難以改變。今年1-5月份,在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速度維持在14.6%左右的情況下,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增長速度逐月回落,到2005年5月末,貸款增長速度由2004年年末的14.5%下降到12.4%,1-5月份,中長期貸款增加4408億元,同比少增1251億元。6月份,貨幣信貸增速明顯回升,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15.7%,6月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4653億元,同比多增加1832億元,使6月末的人民幣貸款餘額增長13.3%,增幅比5月末提高了0.9個百分點。但貸款增速出現上揚主要是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增加,銀行對用於投資的長期貸款仍比較謹慎,難以支撐投資的反彈。從下半年看,受資本充足率的約束,銀行慎貸行為不可能根本改變,去年下半年以來的信貸政策緊縮性操作也將對今年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產生抑制效應。
三是土地政策對固定資產投資的抑製作用繼續顯效。從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看,今年1-5月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僅增長了3.7%,比去年同期9.8%下降6.1個百分點,比2003年同期56.7%下降53個百分點。今年,農用地轉建設用地計劃為400萬畝,而各地申請建設用地達到1200萬畝。在土地政策約束下,投資增長將繼續降溫。
四是企業效益下降,企業生產和企業自有資金投資會明顯減慢。隨著2003年以來新一輪投資形成的生產能力陸續投產,產能不斷釋放,供給能力持續增加,企業效益必然進一步下降,企業生產擴張勢頭將逐步減緩。企業自籌資金投資佔我國總投資資金來源的60%以上,而企業自籌的資金主要是企業的利潤。企業利潤和效益下降,企業自有資金減少,投資能力和投資意願必然下降,並導致企業投資自主性和內生性收縮。
但地方政府發展經濟、增加投資的衝動依然很強;全國施工項目和新開工項目總投資規模高達14萬億元,相當於兩年的投資總額,因此投資增速不會出現大幅度回落,預計下半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維持在20%左右。
2、美元升值和人民幣匯率壓力制約出口增長
今年二季度以來,由於美國經濟增勢強勁、歐洲經濟疲軟、《歐洲憲法條約》未能在法國和荷蘭透過等原因,美元對歐元出現了升值趨勢,人民幣兌歐元、日元等也隨美元出現升值。貨幣升值與出口減慢在我國有3-6個月滯後期,當前的美元升值對三四季度的出口將帶來不利影響。
人民幣匯率壓力引發國際貿易衝突,同樣制約出口。最近,中美、中歐之間貿易衝突不斷。如果中國對國際輿論漠然視之,繼續堅持謹慎而又保守的匯率制度,必將激怒貿易夥伴。雖然,我國與歐盟最終達成了協議,但協議還是對我國紡織品出口設置了限制;中美貿易爭端可能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結局卻很明確,就是中國出口受到限制。如果人民幣升值,也會抑制出口。
此外,去年1-8月,我國對外貿易是逆差,但從9月份以來,出口增速加快,進口減慢,2004年9-12月四個月就是實現順差330億美元。去年下半年出口和凈出口基數高會影響出口和凈出口的增長速度。
在如此劇烈的貿易衝突以及今年二季度美元對歐元升值11%的情況下,我國出口不會繼續延續2004年以來高增長的趨勢。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下半年,出口將增長20%左右,進口增長17%左右,貿易順差約400億美元,凈出口對下半年GDP增長的拉動作用將明顯減弱。
3、消費依然樂觀
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明顯擺脫了長期9-10%的增長趨勢,進入12-13%的區間,反映了消費有所啟動。從長期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進入13%區間不是短期性的。理由是,改革開放後出世的一代人目前逐漸走上工作崗位,開始擁有獨立的支配收入能力,其相對富裕的家庭背景及和父母不同的消費觀念可能帶來中國消費的逐漸啟動,這點有類似於美國戰後的“嬰兒潮”。下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在13-13.5%之間,對比與固定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中的消費是目前最值得樂觀的因素,可能繼續在下半年的宏觀經濟增長中充當主要因素。
4、CPI回落趨勢確定,服務價格成主導
食品是居民消費價格中最大的部分。從目前的生產形勢來看,2005年夏糧生產將獲得豐收,此外,當前中國的糧食庫存充裕,庫存與消費比在30%以上,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18%安全水準,糧食價格就幾乎不可能再次大幅攀升。同時,國家採取的糧食保護收購政策又對糧食價格形成支撐,其下跌空間有限。我國公用事業產品和部分服務價格不是市場化的,其價格受國家的嚴格控制,正因為如此,國家會根據市場價格水準的高低擇機調整公用事業產品和服務業價格的價格,主導下半年居民消費價格走勢的將是公用事業產品和服務價格。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也會推升價格上漲。當然,由於我國工業消費品生產能力相對過剩的情形仍然相當嚴重,服裝、紡織品、家用電器、辦公用品、日用品等工業消費品價格一直延續著1998年以來的下跌趨勢。但總的看,當前還不會出現通貨緊縮。
三、生產能力過剩與升值壓力增大
儘管今年我國經濟不會出現通貨緊縮的局面,但影響經濟進一步下滑和價格繼續走低的因素值得關注。
1、工業消費品生產能力過剩的情形仍然相當嚴重
今年上半年,消費市場需求較為旺盛。但是,在統計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的16類商品中,除了食品、飲料煙酒、金銀珠寶、書報雜誌、燃料、建材五金等6類商品的價格和去年同期持平或上升外,其他製造業產品包括服裝、紡織品、家用電器、辦公用品、日用品等10類商品的價格仍然延續著1998年以來下跌趨勢。在市場需求旺盛並且能源、原材料等上游產品的價格已經上漲多年的情況下,這10類製造業商品價格依然下跌,說明我國國民經濟中生產能力過剩的情形仍然相當嚴重。
2、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仍然存在
2004年我國外匯儲備猛增2067億美元,其中一半的新增外匯儲備在最後三個月形成;在外匯儲備增加額中,經常項目約佔700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約佔1120億美元。在資本和金融項目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606億美元,其餘的大多為“熱錢”。由於預期人民幣升值的投機因素也表現在“熱錢”繼續流入我國,上半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285億美元,加上貿易順差396億美元,兩項相加才681億美元,但到6月底外匯儲備達到7110億美元,1-6月份,新增外匯儲備1010億美元,多出的330億美元,皆來自於具有“熱錢”性質的境內金融機構減少國外資產運作將資金調回境內,或增加國外短期借款,或來自於居民將手持外幣兌換成人民幣。
人民幣一旦升值,短期內對國民經濟會造成較大不利影響。人民幣升值後,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方面,出口產品的美元價格會上升,削弱我國出口產品競爭力,降低國外對我國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進口產品人民幣價格會下降,相應增加了國內對進口產品的需求;此外,人民幣升值造成出口需求下降使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放緩,會減少對進口的需求。人民幣升值後,能源、原材料、機器設備等進口產品價格降低,國內相應產品價格也會降低,企業投資成本下降,在經濟比較景氣的狀態下,企業投資意願有可能增強;同時,國內價格水準下降以及出口減緩,也會擠壓企業的盈利空間,削弱企業投資意願。當前國內消費品市場基本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進口消費品價格下跌雖有利於消費增加,但影響有限。而且,受出口減慢、新增就業減少的影響,居民收入增速會有所下降,不利於消費增加,因此,人民幣升值對消費也將產生一定負面影響。綜合考慮三大需求因素,透過宏觀計量經濟模型的測算,若人民幣升值5%,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下降1.4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跌1.2個百分點。因此,如果目前大幅度調整匯率水準,不排除我國經濟出現通貨緊縮的可能性。
四、保持宏觀調控政策的穩定性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的分析看,自2002年年底開始的我國新一輪經濟週期的擴張期峰值已過,宏觀經濟運行進入緩慢收縮階段。為此有以下政策建議:
1、穩定當前的宏觀經濟政策
當前,政府宏觀調控政策不應再加大力度,對國內需求的宏觀調控,主要任務已經不是繼續“削峰”,而是透過“雙穩健政策”和產業政策的配合,防止出現通貨緊縮的趨勢,引導內需在適當的增長平臺上穩定運行,使經濟繼續保持活力。在繼續管好土地和信貸兩個“閘門”的同時,在貨幣政策的調控手段上,應靈活運用信貸規模和利率調控的“鬆緊搭配”,適度減輕信貸供給從緊力度,充分利用價格型貨幣工具,使經濟主體在價格信號引導下,自主調整投資需求,保持經濟的適度增長。
2、加快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從長期看,必須改變外匯儲備增長過快的狀況,恢復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之間的內在均衡關係,但當前不宜過大調整人民幣的匯率水準。應著眼於加快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進程,建議對經常項目首先實行意願結售匯制度,增強企業用匯的自主權。健全和完善外匯市場,主要從增加市場交易主體、外匯市場交易品種、加快推行遠期衍生外匯交易、發展健全商業銀行做市商制度為主體的外匯交易方式等方面著手。加快推出外匯市場風險管理工具,為企業應對匯率波動提供可行的避險工具。
3、謹慎把握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
在我國證券市場行情低迷的情況下,投機人民幣升值的國際遊資在我國的主要投機對象是部分熱點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抑制房地產泡沫有助於壓縮國際遊資投機空間。要充分考慮房地產業的產業關聯度強的特點,在國內需求已經轉入穩定增長階段後,要透過房地產景氣的穩定來帶動整體經濟的穩定。在最近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新政策措施後,要冷靜觀察市場變化。除了已出臺的有關限制二手房交易的“堵”的政策而外,下一步更要落實好“疏”的措施,包括加大經濟適用房、中低檔商品房、政府廉租房等的供給力度,改善房地產供給結構,使廣大老百姓住得起房。由於供給結構的調整需要較長一段時間,因此,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效果不能急於求成。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